基本信息:
姜恩海,男,1953年6月12日生,天津市人。1980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医疗系。1986~1988年天津联大英语专业毕业。2006年6月德国短期培训(职业病管理)。主任医师,临床室主任。现任卫生部放...展开
姜恩海,男,1953年6月12日生,天津市人。1980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医疗系。1986~1988年天津联大英语专业毕业。2006年6月德国短期培训(职业病管理)。主任医师,临床室主任。现任卫生部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第一临床部副主任、国家放射性疾病诊断专家咨询组成员、国家核事故医学应急专家咨询组成员、国家反恐怖处置专家组成员、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放射卫生分会常委、国际辐射防护协会会员、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治小分队成员、中国职业医学、辐射防护、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编委等职。临床室有放射损伤基础研究和放射损伤临床诊治两部份,基础研究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放射损伤临床诊治附设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有普通病房和层流病房。是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治第一临床部、国家核辐射事故医学救治基地、卫生部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国家教委内科(血液-辐射血液)重点学科、放射性疾病诊断鉴定机构。主要承担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治、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鉴定及治疗、辐射损伤远后效应医学随访、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造血系统急、慢性辐射损伤机理、临床救治及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的研制等任务。 四、主要研究方向: 1. 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医学应急救治;作为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第一临床部,近几年来救治国内辐射事故9起。 2. 职业性放射性造血系统损伤的诊断及综合治疗;作为国家放射性疾病诊断鉴定机构,就诊的病人多以造血组织损伤合并其它组织器官损伤为特点,对这类病人进行了广泛深入研究,近几年有100人次放射性疾病病人得到了客观评价 3. 急、慢性造血系统辐射损伤实验指标的研究;对急、慢性辐射损伤病人进行了多项实验指标观察:⑴ 稳定性和非稳定性染色体畸变率(fish、CA)淋巴细胞微核率(CBMN)⑵ 造血组织改变(SCF、CFU-GM、BFU-E)⑶ 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CD4、CD8、CD3)和T细胞受体(TCR)、内分泌性腺功能(T3、T4、E2、TSH)等。 4. 核和辐射突发事件造血系统损伤早期分类诊断敏感指标的研究;染色体早熟凝集技术(PCC)和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在辐射事故造血系统损伤的生物剂量估算,以便快速进行分类诊断 5. 核和辐射突发事件造血系统损伤病人远后效应医学随访;对历年辐射事故病人进行远后效应随访观察,特别是敏感器官造血系统和免疫功能,重点观察辐射致再障、白血病、MDS的发病机理和防治。 6. 放射损伤诊断标准研制;目前重点研制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医学应急救治法规和标准,如:分析核恐怖心理的治疗技术及核和辐射突发事件过量照射人员的医学处理规范和受照人员健康监护系统研究。 7. 造血系统辐射损伤的基础研究;五、发表文章、专著及获奖:已完成30项标准报批稿申报工作,参与制定标委会"十五"和"十一五标准研制规划50项标准。承担国家标准研制课题8项,卫生部重大标准研制子课题2项、天津市应用基础课题1项。 2000年获天津医药卫生新技术填补空白项目1项、2001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03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6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成果7项。共发表论文40篇,作为副主编编著《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应用指南》一部,作为编委编著核事故医学应急教材三册。编著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6册。 2001年获天津市"十五"立功先进个人。2004年获天津市放射医学授衔专家称号。2006年获中国医学科学院先进个人。 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在学硕士研究生9名。 隐藏